从单机到分布式:双MCP服务器负载架构深度解析

IT 文章3周前更新 小编
0 0 0

LangGraph在生产级代理系统开发领域口碑不错,不少开发者会优先选它来搭建相关系统。接下来,咱们就以深度研究助手这个实例为切入点,好好聊聊LangGraph的工作流程,以及它和MCP的集成方式。要是这篇内容能帮到你,别忘了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同行。

一、核心设计理念解析

1.1 双服务器MCP集成方案

这套架构里用到了两台MCP服务器,各自承担不同职责:

  • 自定义研究服务器:主要负责FAISS向量存储管理,提供语义搜索工具,同时处理本地资源的调度和维护。
  • Firecrawl MCP服务器:专注于实时网络爬取和数据提取工作,不过使用前得确保环境满足Node.js v22及以上版本要求。
    安装Firecrawl MCP服务器的命令如下:
npm install -g @mcp-servers/firecrawl  # 全局安装Firecrawl MCP服务包

1.2 状态化智能体(Stateful Agent)实现

基于LangGraph的StateGraph,能打造出具备以下能力的状态化智能体:

ad

程序员导航

优网导航旗下整合全网优质开发资源,一站式IT编程学习与工具大全网站

  • 持久化对话记忆:可以保存多轮对话过程中的信息,不会轻易丢失上下文。
  • 多轮工具调用链:支持连续调用多个工具,完成复杂任务。
  • 动态工作流分支:能根据实际情况,在工具调用、资源加载、用户指令响应等不同流程间灵活切换。

1.3 用户元命令控制规则

用户可以通过特定格式的元命令,对系统进行精准控制,具体命令格式和功能如下:

  • @prompt:命令:作用是加载指定的提示模板,比如输入“@prompt:research”,就能加载研究场景专用的提示模板。
  • @resource:命令:用于加载指定的资源,例如“@resource:arxiv_docs”,可加载arxiv相关文档资源。
  • @use_resource:命令:执行资源查询操作,像“@use_resource:arxiv_papers ‘transformer optimization’”,就能查询 transformer优化相关的arxiv论文。

二、核心模块实现细节

2.1 LangGraph工作流引擎搭建

LangGraph工作流引擎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调度部分,下面通过代码展示其基本实现方式:

from langgraph.graph import StateGraph

# 1. 初始化工作流,指定智能体状态类AgentState
workflow = StateGraph(AgentState)

# 2. 添加功能节点:research节点负责调用研究工具,web_crawl节点负责网页爬取
workflow.add_node("research", research_tool_node)
workflow.add_node("web_crawl", firecrawl_node)

# 3. 设置条件分支:从agent节点出发,根据decide_next_action函数的返回结果,决定跳转到research还是web_crawl节点
workflow.add_conditional_edges(
    "agent",
    decide_next_action,
    branches={"research": "research", "web": "web_crawl"}
)  # 这里的动态路由逻辑,能让系统根据任务类型自动选择合适的处理节点

2.2 模块化工具设计思路

采用“RAG即服务”的理念,将工具拆分成独立模块,而非固定的流水线,具体设计如下:

  • 核心工具模块
    • 向量存储工具:通过save_to_vectorstore()函数,可将数据存入向量库。
    • 检索工具:调用semantic_retrieval(query)函数,能根据查询内容进行语义检索。
  • 工具热插拔特性:新增工具时,只需在MCP服务器上完成注册,无需对整个系统进行大改。
    以下是一个网页PDF提取工具的实现示例:
@mcp_tool  # 用@mcp_tool装饰器标记,表明这是一个MCP可调用的工具
def pdf_extractor(url: str) -> str:
    """Firecrawl网页PDF提取工具:传入网页URL,提取页面中的PDF内容并返回"""
    return firecrawl_api.scrape(url, params={"extract_pdf": True})  # 调用Firecrawl API,开启PDF提取参数

2.3 多服务器资源调度机制

多服务器之间通过明确的流程进行资源调度,具体流程如下:

ad

AI 工具导航

优网导航旗下AI工具导航,精选全球千款优质 AI 工具集

  1. 用户发起请求后,请求先传递到LangGraph决策引擎。
  2. LangGraph决策引擎根据请求类型,判断是否需要调用自定义MCP服务器或Firecrawl MCP服务器。
  3. 若需要本地向量数据支持,就调用自定义MCP服务器的FAISS向量库;若需要实时网络数据,就通过Firecrawl MCP服务器调用实时网页API获取数据。

三、关键技术优势亮点

3.1 高可扩展架构特性

  • 横向扩展能力:只要新增MCP服务器,就能拓展系统的能力范围。比如新增一个处理学术数据的MCP服务器,系统就具备了学术数据处理能力。
  • 工具热更新功能:修改已有的工具时,不用重启整个智能体,直接更新工具模块即可生效,大大减少了系统 downtime。

3.2 用户主导的工作流逻辑

系统会优先响应用户的元命令,让用户主导工作流走向,具体实现代码如下:

if user_input.startswith("@prompt:"):
    # 若用户输入以@prompt:开头,就提取冒号后的模板名,加载对应的提示模板
    load_prompt(user_input.split(":")[1])  
elif user_input.startswith("@use_resource:"):
    # 若用户输入以@use_resource:开头,就解析资源URI和查询内容,执行对应的资源查询工具
    uri, query = parse_resource_cmd(user_input)
    execute_resource_tool(uri, query)       

3.3 生产级容错机制保障

为了确保系统在生产环境中稳定运行,设计了多重容错机制:

  • 工具调用超时自动回退:当某个工具调用超时,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备用方案,避免任务卡住。
  • MCP服务器心跳检测:实时监控MCP服务器的运行状态,一旦发现服务器异常,会及时发出警报并尝试恢复。
  • 错误输出结构化重试:对于工具返回的错误结果,会按照预设的结构化流程进行重试,提高任务成功率。

四、实施步骤指南

4.1 环境准备操作

首先要获取项目代码并安装依赖,具体命令如下:

# 1. 克隆项目仓库到本地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example/mcp-research-assistant
# 2. 进入项目目录,使用uv工具同步安装依赖(uv是一款高效的Python依赖管理工具)
cd mcp-research-assistant && uv sync  

4.2 Firecrawl配置方法

需要在config.yaml文件中配置Firecrawl相关参数,配置内容如下:

firecrawl:
  api_key: YOUR_API_KEY  # 替换成自己的Firecrawl API密钥,从官方平台申请获取
  mcp_endpoint: "stdio"  # 可选值:stdio(本地标准输入输出)或 https://api.firecrawl.io(官方远程接口)

4.3 双服务器启动流程

需要打开两个终端,分别启动自定义MCP服务器和Firecrawl服务:

  1. 启动自定义MCP服务器(终端1执行):
python research_server.py --port 8033  # 指定8033端口启动,端口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
  1. 启动Firecrawl服务(终端2执行):
firecrawl-mcp --transport stdio  # 以stdio方式启动Firecrawl MCP服务

五、典型工作流示例演示

以用户查询“@use_resource:arxiv_papers ‘transformer optimization’”为例,展示整个工作流的运行过程:

ad

免费在线工具导航

优网导航旗下整合全网优质免费、免注册的在线工具导航大全

  1. 用户输入上述元命令后,请求被传递到LangGraph代理。
  2. LangGraph根据命令中的“arxiv_papers”,将请求路由到自定义研究服务器。
  3. 自定义研究服务器调用FAISS向量库,执行“transformer optimization”相关的语义检索。
  4. 检索完成后,将结果整合到对话上下文中,返回给用户,返回结果格式如下:
{
  "tool_output": "10篇相关论文摘要...",  // 实际返回时会包含具体的10篇论文摘要内容
  "next_step": "是否需要深度网络搜索?"  // 询问用户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网络搜索获取更多信息
}

六、总结

这套双MCP服务器负载架构,借助MCP协议实现了工具和资源的标准化封装,再结合LangGraph的状态化工作流引擎,成功打造出具备动态决策能力的研究助手。其核心创新点主要有三个:

  1. 采用用户元命令驱动的控制模式,让用户能更灵活地操控系统。
  2. 将RAG能力进行工具化解耦,方便后续对RAG相关功能进行升级和维护。
  3. 支持多MCP服务器热插拔,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。

如果大家在实际部署或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,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。觉得有用的话,也别忘了点个赞,咱们下次分享再见!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