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圈到底是挣钱得多还是亏钱得多?

币圈文章4小时前更新 小编
1 0 0
免责声明

你刷着朋友圈,看到前同事晒出在东南亚海岛度假的照片,配文“牛市回本,人生重启”;转头又在群里听见另一个熟人哀叹:“昨天一个瀑布,三年积蓄归零。”币圈,这个听起来既遥远又近在咫尺的世界,总在上演极端的故事。那么问题来了——在币圈,到底是挣得多,还是亏得多?

翻遍网上的真实声音,答案并不模糊,但远比“二八法则”四个字复杂得多。

赚钱的人确实存在,但他们是谁?

赚到钱的那批人,往往不是靠每天盯盘、追涨杀跌的小散户。他们要么入场极早,要么手握资源,要么另辟蹊径。

ad

币安 Binance

全球顶级交易所,手机即可买比特币,10元买比特币,1元买NFT!

比如有答主提到,“早期的持有者”是真正的赢家。这些人眼光长远,在比特币还几美元时买入,ETH还在实验室阶段就布局,他们的财富积累源于时间与信念,而非交易技巧。另一位自称“暴富研究院院长”的人则透露,自己主要玩“一级市场”,一天能赚几千U,这种玩法门槛高、信息差大,普通人根本挤不进去。

还有一种“赚法”更值得警惕:圈钱。有独立开发者直言:“如果你想通过其他歪门邪道,借助币圈来圈钱,那是很容易。”他开发了一款跟单软件,观察到很多所谓“胜率90%以上”的带单项目,其实是靠无限资金+马丁格尔策略撑起来的——亏了就补仓,不断拉低成本,只要不爆仓,迟早回本翻倍。但这前提是“子弹够多”,普通用户根本玩不起。

甚至还有人靠操纵市场获利。比如LUNA崩盘时,大多数散户“哭昏在厕所”,但“也有人看准时机从中获利”。真正的炒币者,是有能力“让价格涨上去,然后自己再套现”的资本方,而跟风的散户,注定是代价。

那大多数人呢?爆仓、负债、销声匿迹

如果说赚钱的是少数,那亏钱的,几乎是常态。

一位自称“大学生勇闯b圈”的用户总结得极为精准:初入币圈感觉自己是天才交易员,中期只想回本,晚期负债累累。这几乎是大多数人的路径依赖。

更有答主直接给出数据判断:“99%的人都是亏钱的。”另一位只赚到钱的用户也说:“其他人嘛,百分之九十几都是亏的吧。”他们看到的是无数人因一波暴跌“一天归零”,尤其是在玩合约时,“玩合约就是爆仓的归宿!”——这句话出自一位经验者之口,简洁却残酷。

ad

欧易 OKX

全球顶级交易所,三大巨头交易所之一,仅次于币安!

有人分享自己的惨痛经历:做空以太坊,结果“空在了底部”,上涨没赚到,反而面临爆仓。即使内心已经“不会因为快亏完了哭”,也只能等待下一个熊市“把我失去的都拿回来”。这种从万念俱灰到“悟道复仇”的心理变化,恰恰说明了币圈对情绪和资金的双重摧毁力。

为什么大多数人注定亏钱?

原因藏在市场的本质里。有开发者一针见血地指出:全球的金融镰刀都在这个市场伺机而动,凭什么你能一个韭菜挣钱?

币圈波动剧烈,一次“30厘米的瀑布”就能让你暴富或归零。而你那点资金,扛得住“朝鲜金将军某天突然砸盘”吗?扛不住。只要你用杠杆,只要资金有限,只要情绪不稳,爆仓只是时间问题。

而那些看似“稳赚不赔”的信号,比如“共振”(多个指标同时提示买卖),往往已经太晚了。等你冲进去,只能“啃点骨头”,真正的大利润都被提前埋伏的人吃掉了。正如一位答主所说:“别人告诉你这里有鱼,你跑过去只能捡点剩下的。”

ad

派网 Pionex

全球领先自带量化机器人交易平台,提供网格交易、期货套利等量化策略。

所以,币圈到底是提款机还是修罗场?

答案取决于你是谁。

如果你有无限资金,可以用马丁策略长期抗跌,市场对你就是提款机;如果你是早期持有者、项目方或操盘手,你确实能赚得盆满钵满;但如果你是普通散户,靠工资攒点钱想翻身,那大概率会成为别人财富自由的垫脚石。

多位答主都提到,2025年可能迎来猛烈牛市,比特币或冲上15万至20万美元,主流山寨币也有翻倍机会。但即便如此,机会属于“手里有多少本金”的人,而不是空想者。

最终你会发现:币圈从不缺少暴富神话,但更不缺少倾家荡产的故事。它像一场高倍速的人生实验——有人三年挣了别人三十年的工资,也有人一夜回到解放前。赚与亏的比例或许永远是悬殊的,但吸引人的,从来不是概率,而是那个“万一呢”的念头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