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除了比特币,你将来看好哪个加密货币?聊起加密货币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比特币——毕竟它就像这个圈子的“黄金”,地位稳得不行。但问题来了:除了比特币,还有没有哪个币值得长期看好?翻了一圈真实的讨论,发现答案五花八门,有坚定的“唯比特币论”,也有各种另类押宝,甚至还有人根本不信什么推荐,只信踩过的坑。
先说一个挺极端的观点:除了比特币,其他都是山寨。 有人直接放话,未来整个加密市场的市值,98%都会被比特币吃掉。为啥?因为连那些做项目的人都在套现后把钱换成比特币,这叫“猎人最懂火枪”。在他们眼里,别的币涨,不过是比特币资金溢出来炒一炒,比如以太坊,现在上涨根本不是靠链上数据多牛,而是当了“比特币的杠杆”。
说到以太坊,争议可不小。一方面,它被看作是“应用生态龙头”,暂时没人能取代;另一方面,问题也一大堆。比如每次行情一来,就有一堆“远古巨鲸”疯狂抛售,当年ICO成本才3毛多美金,现在还在卖!而且每年官方还要增发1800万个,比印钞机还猛。有人直接说:“这玩意是个无底洞。”

币安 Binance
全球顶级交易所,手机即可买比特币,10元买比特币,1元买NFT!
但也有人觉得以太坊被低估了,目标价看到5000到6000美元。还有人认为它是“山寨币里的老大”,下半年有机会涨一波。更有人从技术角度分析,说可以用EMA指标里的DIF线判断趋势——线上看多,线下看空,再配合共振信号找买卖点,提高胜率。
除了以太坊,还有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其他主流币。比如XRP,有人大笔买入,从0.4美元一路囤到0.8美元,坚信它未来能冲到5美元,甚至说“比起比特币和狗狗币,XRP才是我的信仰”。理由是它有实际的转账场景,商业用途明确,虽然除了这点没啥特别吸引人的地方,但至少不是纯炒作。
再比如狗狗币,很多人觉得它是空气币、垃圾币,但也有观点认为它潜力巨大。虽然创始人早就跑路,但正因如此,它和比特币一样“去中心化”——靠社区自治。而且它的通胀机制其实挺健康:每年固定增发50亿枚,通胀率会逐年下降,到2035年后就低于2%,慢慢趋近于零。更关键的是,现在矿工都是冲着狗狗币去挖的,莱特币反而成了附赠品,这说明市场共识已经倒过来了。
还有人看好门罗币,理由很直接:匿名性强,转账金额、地址全加密,没法追踪,特别适合“喜钱”。只要嘿钱需求在,门罗币就有市场。而且现在还能用CPU挖,门槛低,现在入手不算晚。
当然,也有人玩得更远。比如盯上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,提前布局体育类代币**$CHZ**。逻辑很简单:价格已经跌到历史低位,再往下空间不大;而世界杯一来,体育热度必然上升,资金很可能炒作这个题材。目标价看0.16美元,甚至打算加5倍杠杆,赌一把热度行情。
还有一些项目被当作“基础设施”来看待。比如Chainlink(LINK),作为以太坊上的预言机龙头,跟很多项目深度绑定,被认为是“区块链的数字基座”;还有PYTH,是Solana链上的预言机龙头,如果你看好Solana生态,那这个就得关注一下。另外像AVAX,因为独特的三链架构,还跟不少国家政府有合作,被认为是“布局公链必备”。
至于ADA(卡尔达诺),虽然开发慢、应用少,但质押的人多,去中心化程度高,有人觉得经过几轮牛熊后,它可能成为长线持有的选择,目标价看1.5到2美元。
但也有声音特别清醒:别信任何人推荐的币,凡是带你赚钱的,大概率是想赚你的钱。 有人说得更狠:“问这种问题的小白,就跟在妓院问怎么保持处女之身一样,一开口就被盯上了。” 在他们看来,币圈本质是战场不是堵场,99%的项目最后都会归零,合约、短线、山寨币,本质都是收割工具。唯一的成长方式,就是自己把坑一个个踩过去。
甚至有人预言,等各国都推出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(稳定币)后,现在的这些加密货币就只剩下“储备属性”了。到时候,比特币是“黄金”,以太坊算“白银”,其他大市值的可能是“铜铁铝”,而你手上别人推荐的那些小币,大概就是“路边的石子”或者“地上的树叶”。
所以总结下来,关于“除了比特币还看好谁”,答案五花八门:有人死磕比特币,觉得其他都是泡沫;有人押注以太坊、XRP、狗狗币这些主流币;有人看好门罗币的匿名属性;还有人布局世界杯概念的$CHZ,或者基础设施类的LINK、PYTH。但更多人在提醒:别轻信推荐,币圈遍地是坑,踩多了才懂什么叫活着。
说到底,这行没有标准答案,只有认知和风险的博弈。有人靠技术分析找趋势,有人靠逻辑选赛道,也有人干脆空仓等风来。但记住一点:在这个没有监管的江湖里,保护好本金,比什么都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