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想过,怎么才能让区块链上的计算既快又可信?尤其是在现在,各种 Layer2、跨链桥、AI 代理层出不穷,大家都需要一种高效又安全的方式来“自证清白”——证明自己没作假。这时候,零知识证明(ZKP)就成了关键。
但问题是,ZKP 听起来很高大上,做起来却非常难。以前搞 ZK,得像博士写论文一样手动设计电路,代码一改就得重来,普通人根本玩不转。直到 SP1 zkVM 出现,这一切才开始变得简单。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SP1 和它背后的“超级算力网络”——Succinct Prover Network(SPN),看看它们到底有啥区别,又是怎么配合工作的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会用真实项目案例告诉你:这不只是理论,已经在链上跑起来了。

程序员导航
优网导航旗下整合全网优质开发资源,一站式IT编程学习与工具大全网站
一、SP1 是什么?让普通开发者也能玩转 ZKP
先说结论:SP1 是一个零知识虚拟机(zkVM),全名叫 Succinct Processor 1 Zero-Knowledge Virtual Machine。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台“自带证明功能的电脑”——你让它跑程序,它不仅能执行,还能自动生成数学证明:“看,我确实按规则执行了,没作弊。”
以前呢?
- 想做个 ZK 证明?得手动写密码学电路,复杂得像手算微积分。
- 想验证别人算得对不对?只能自己再跑一遍程序,耗时又费钱。
- 结果就是:要么你信他,要么你就得花大代价重复计算。
现在有了 SP1,一切都变了:
✅ 写普通代码就行(主要是 Rust)
✅ 自动生成 ZK 证明
✅ 别人几毫秒就能验证,不用重跑
✅ 开发门槛大大降低,连非密码学背景的程序员也能上手AI 工具导航
优网导航旗下AI工具导航,精选全球千款优质 AI 工具集
它是怎么做到的?
简单来说,SP1 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:
// 你的代码:一段普通的 Rust 程序
fn main() {
let x = 42;
let y = 58;
let result = x + y;
println!("Result: {}", result);
}
👉 第一步:这段 Rust 代码会被编译成 RISC-V 指令集(一种精简指令架构),这样就能在一个标准化的虚拟机里运行。
👉 第二步:SP1 把程序拆成一张“执行表”,记录每条指令(比如 ADD、MUL、内存读写等)是怎么执行的。
👉 第三步:CPU 一步步执行这些指令,同时用专用的“操作表”来检查每一步是否合规。
👉 第四步:所有这些操作表都会被转换成数学约束,生成一个 STARK 证明,证明整个执行过程是合法的。
👉 第五步:对于长程序,多个 STARK 会被递归压缩成一个小小的 SNARK 证明,小到可以直接上传到以太坊验证。

免费在线工具导航
优网导航旗下整合全网优质免费、免注册的在线工具导航大全
这个过程的核心创新点有几个:
- 以查找为中心的架构:不同的操作表之间可以互相验证,提升效率。
- 预编译优化:对常见加密操作(比如哈希、签名)做了硬件级加速,性能提升 10–50 倍。比如验证一个以太坊区块,原本要 100 亿个周期,现在只要 2 亿!
- 高效的递归证明:把多个大证明压缩成一个小证明,节省链上成本。
- STARK 到 SNARK 压缩:最终输出的是轻量级 SNARK,适合在以太坊上验证。
二、SP1 的实际应用场景:不只是玩具,已经落地了
别以为这只是实验室里的概念。SP1 已经被用在多个真实项目中,而且效果惊人。
1. OP Succinct:把 7 天提款缩短到 1 小时
Optimistic Rollup 最大的痛点是什么?提款要等 7 天。因为需要一个挑战期来防止欺诈。
但 OP Succinct 基于 SP1 zkVM 构建,直接为 Optimistic Rollup 生成有效性证明。这意味着:
✅ 不再需要 7 天等待期
✅ 最终确定性从 7 天缩短到 约 1 小时
这相当于在不改变原有架构的前提下,把乐观 Rollup 升级成了“类 zk-Rollup”,用户体验大幅提升。
2. Mantle:首个 ZK Validity Rollup
Mantle 是第一个作为 ZK Validity Rollup 推出的 OP Stack L2。它也基于 SP1,实现了:
- 1 小时内的交易最终确定性
- 提款时间控制在 12 小时以内(远优于传统 OR 的 7 天)
这说明 SP1 不只是技术 demo,而是真正支撑主流 Layer2 的底层引擎。
3. 其他用例也不少
- ZK 轻客户端:跨链桥可以用 SP1 生成共识证明,替代传统的多重签名,更安全、去中心化。
- DeFi 清偿能力证明:交易所可以用 SP1 证明“我的资产 ≥ 负债”,但不用公开具体余额,保护隐私。
- 身份验证:证明“我年满 18 岁”,而无需透露出生日期。
- 通用链下计算:AI 推理、数据处理等任务,都可以通过 SP1 生成可验证的结果。
三、那 SPN 又是什么?SP1 的“算力外挂”
到这里你可能会问:既然 SP1 这么强,为什么还需要 SPN?
答案很简单:SP1 是软件,跑在本地太慢了。
你在自己笔记本上运行 SP1 生成证明?可以,但速度慢、成本高,尤其对于大规模计算来说根本不现实。
于是,Succinct Prover Network(SPN) 就登场了——它是 SP1 的“算力加速器”,一个去中心化的证明市场。
你可以把 SPN 理解为一个“全球证明算力池”:
- 有人需要证明(比如 rollup 要提交状态)
- 有人提供算力(provers,有 GPU、服务器甚至家用电脑)
- SPN 把两边撮合起来,形成一个高效、低成本的证明网络
SPN 的核心角色有哪些?
角色 | 职责 |
---|---|
请求者 | 需要证明的服务方,比如 rollup、跨链桥、AI 代理 |
Provers | 拥有 GPU 或专用硬件的团队,负责实际生成证明 |
委托者 | 普通用户,可以质押 $PROVE 代币支持某个 prover,分享收益 |
Auctioneer(拍卖官) | 协调请求和出价,组织拍卖 |
以太坊结算合约 | 存放资金、验证证明、支付奖励、惩罚作恶 |
SPN 是怎么工作的?(简化版流程)
- 请求者在以太坊上存入 $PROVE,提交证明任务。
- Auctioneer 发起拍卖,provers 开始出价。
- 出价最低的 prover 中标(反向拍卖机制)。
- 中标者运行 SP1 zkVM,生成 ZK 证明。
- 证明交给 Auctioneer,Auctioneer 更新自己的数据库。
- Auctioneer 用 SP1 为自己数据库的状态生成证明,并提交到以太坊。
- 以太坊验证无误后,支付奖励给 prover 和其背后的委托者。
🔍 当前状态:SPN 已上线 2.5 阶段测试网,采用反向拍卖(最低价获胜)。
主网上线后会有哪些升级?
- $PROVE 正式启用:用于支付、质押和惩罚(削减),形成经济激励闭环。
- 证明竞赛机制:不再只选一个 winner,而是允许多个 provers 同时提交,提高容错和效率。
- 委托完全开放:任何人都能质押 $PROVE 支持 prover,赚取被动收入。
- 更大规模接入:数据中心、ASIC/FPGA 团队、甚至家用 GPU 都能加入,目标是打造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证明网络。
四、SP1 和 SPN 的关系:一个管“怎么证”,一个管“谁来证”
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两者的核心区别:
对比项 | SP1 zkVM | Succinct Prover Network (SPN) |
---|---|---|
类型 | 软件层 / zkVM | 网络层 / 去中心化算力市场 |
功能 | 生成 ZK 证明 | 协调并分发证明任务 |
解决问题 | 如何用普通代码生成数学证明 | 如何高效、低成本地运行证明 |
运行环境 | 本地或服务器 | 全球分布式 GPU/数据中心集群 |
核心价值 | 降低 ZK 开发门槛 | 降低 ZK 计算成本 |
依赖关系 | SPN 依赖 SP1 来生成证明 | SP1 可独立运行,但 SPN 让它更实用 |
一句话总结:
SP1 让你能写证明,SPN 让你不用自己算证明。
它们是互补的关系:SP1 提供了“证明引擎”,SPN 提供了“算力高速公路”。合在一起,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、可扩展的 ZK 生态基础设施。
结语:ZK 正在从“专家玩具”走向“大众工具”
过去,ZK 是密码学家的战场;现在,SP1 + SPN 正在把它变成每个开发者都能用的工具。
从 Mantle 的 1 小时最终确定性,到 OP Succinct 对 Optimistic Rollup 的升级,再到未来可能支持 AI 推理验证、游戏状态证明等新场景——这套组合拳正在悄悄改变区块链的信任模型。
如果你是一个开发者,现在正是了解 SP1 的好时机。写 Rust,编译成 RISC-V,剩下的交给 SP1 和 SPN。
毕竟,未来的应用,不仅要“运行得快”,还得“证明得快”。而 SP1 和 SPN,就是那个让你两者兼得的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