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年老程序员深夜崩溃!“氛围编程”变“AI保姆”陷阱,95%人踩坑,真相扎心了

AI 文章1周前发布 小编
2 0 0

凌晨两点,Carla Rover坐在电脑前,眼眶发红,直接哭了半小时。

入行15年的她,第一次在创业项目上彻底栽了跟头——不是技术不行,而是太信AI了

她和儿子一起做的ML项目,本想靠“氛围编程”(Vibe Coding)加速上线,结果代码一查,满屏bug,第三方工具扫出一堆安全漏洞。
最后,整个项目推倒重来

ad

程序员导航

优网导航旗下整合全网优质开发资源,一站式IT编程学习与工具大全网站

“我当时真把Copilot当员工用了,啥都甩给AI。”她在采访里苦笑,“现在想想,简直是自找苦吃。”


“氛围编程”火了,程序员却成了“AI保姆”

你可能听过“氛围编程”这个词,最早是前特斯拉AI掌门人Karpathy提的,意思是你不用一行行写代码,只要“营造个氛围”,AI就帮你把活干了。

于是,Cursor、GitHub Copilot、Codex、Replit……这些工具一夜爆红,成了程序员的“外挂”。

但真实体验?只有用过的人才知道有多坑

ad

AI 工具导航

优网导航旗下AI工具导航,精选全球千款优质 AI 工具集

Fastly一份调查扎心了:在近800名开发者中,95%的人都得花额外时间去修AI生成的代码
更离谱的是,这些脏活累活,最后全压在了高级程序员头上。

有人干脆调侃:现在出现了新职业——“氛围代码清理专家”,专治AI留下的烂摊子,年薪起步10万美金。


“AI像6岁神童,但搞砸了从不告诉你”

Rover把AI比作一个“聪明但只有6岁的孩子”:

“你让他给全家倒杯咖啡,他可能真能端过来,但八成会洒一地,还顺手打翻你桌上的文件。最要命的是——他干完坏事,还一脸无辜,假装啥都没发生。”

这真不是夸张。

Linux之父Linus早就吐槽过:VIBE = Very Inefficient But Entertaining(效率极低,但娱乐性拉满)。

ad

免费在线工具导航

优网导航旗下整合全网优质免费、免注册的在线工具导航大全

现实中,AI犯的错五花八门:

  • 随便编个根本不存在的库名
  • 神不知鬼不觉删掉关键逻辑
  • 偷偷埋下安全漏洞
  • 你质疑它,它还能“嘴硬”编理由,假装自己是对的

有一次,Rover明确指出AI结果不对,AI居然开始长篇大论,假装是基于她上传的数据得出的结论。
直到她拆穿,AI才“认错”。


一件事说15遍,比青春期孩子还难带

另一位20年经验的开发者Feridoon Malekzadeh也深有同感。
他形容用AI编程,就像雇了你家那个又犟又横的青春期孩子来帮忙

“你让他干一件事,他只做一半,顺手搞一堆你没让干的,还把别的东西弄坏了。你说了15遍,下次他还犯。”

他算了笔账:自己在“氛围编程”上的时间分配是:

  • 50%:写需求、改提示词
  • 10-20%:看AI生成代码
  • 30-40%:全在“氛围修复”(vibe fixing)——修bug、删冗余、调逻辑

合着大部分时间,不是在写代码,而是在给AI擦屁股。

更关键的是,AI没有“系统性思维”。
比如一个功能要复用五次,人类工程师会写一次函数,到处调用;
而AI?它会生成五种不同的写法,代码又乱又难维护。

Rover还发现,一旦真实数据和AI内置知识冲突,AI直接“死机”——要么给错建议,要么强行打断你的思路。


安全大坑!初创公司最容易中招

Fastly的开发总监Austin Spires干了20多年编程,他发现:
“氛围编程”为了快,常常忽略稳定性,犯的都是新手才会犯的低级错误

更可怕的是,很多团队为了赶进度,跳过代码审查——而这恰恰是传统开发的底线。

NinjaOne的首席技术官Mike Arrowsmith警告:
“这正在制造一波新的IT盲区和安全漏洞,尤其是初创公司,最容易踩雷。”

AI犯了错,态度倒是好:“You’re absolutely right!”
可问题是你得先发现它错了,它才认。


痛,但还得用

尽管被吐槽得厉害,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:“氛围编程”确实改变了开发流程

Rover说,AI帮她做出了更漂亮的UI;
Malekzadeh也承认,虽然修bug费时间,但整体效率还是比纯手写高

Fastly的调查还发现:高级开发者把AI代码投入生产的概率,是初级开发者的2倍
因为他们更清楚怎么“管住”AI,让它少犯错。

年轻工程师Elvis Kimara就深有体会:
AI让他失去了“自己解决问题”的成就感,多巴胺都没了。
更糟的是,有些老程序员连带新人的活都甩给AI。

但他依然坚定:“哪怕成了高级工程师,我也会继续用。它就是我的加速器,只是代价不小。


结语:AI是助手,不是员工

“氛围编程”很酷,但它不是万能的。

它能帮你快速搭原型、写脚本、生成UI,但别指望它能独立交付一个可靠的产品

现在的现实是:你得花更多时间,在AI留下的‘杂草堆’里修修补补——这几乎成了用AI编程必须交的“税”。

所以,别再把AI当员工了。
它更像是个天赋异禀但毛手毛脚的实习生——你能用,但得盯着,还得教。

毕竟,真正的工程师,不是写代码的人,而是能驾驭AI的人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